兵 车 行
车辚辚,马萧萧
①
,行人弓箭各在腰
②
。
爷娘妻子走相送,尘埃不见咸阳桥
③
。
牵衣顿足拦道哭,哭声直上干云霄
④
。
道旁过者问行人,行人但云点行频
⑤
。
或从十五北防河
⑥
,便至四十西营田
⑦
。
去时里正与裹头
⑧
,归来头白还戍边。
边庭流血成海水,武皇开边意未已
⑨
。
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
⑩
,千村万落生荆杞。
纵有健妇把锄犁,禾生陇亩无东西
。
况复秦兵耐苦战,被驱不异犬与鸡。
长者虽有问,役夫敢申恨?
且如今年冬,未休关西卒
。
县官急索租,租税从何出?
信知生男恶,反是生女好。
生女犹得嫁比邻,生男埋没随百草。
君不见青海头
,古来白骨无人收。
新鬼烦冤旧鬼哭,天阴雨湿声啾啾。
【注解】① 辚辚:众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。萧萧:群马的鸣叫声。 ② 行人:指从军的人。 ③ 咸阳桥:即中渭桥,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南。此桥始建于汉武帝建元三年(公元前138年),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,所以也称为便桥或便门桥。到唐代时才称为咸阳桥,是唐朝时通往西域、巴蜀的交通要道。当时,此桥也是送别的地方。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行人与送行的人很多,扬起了漫天的尘埃,连咸阳桥都看不见了。 ④ 干:冲犯。这两句写前来送行的人哭声震天,暗示人民痛恨这种不正义的战争。 ⑤ 点行(háng):指按照人丁花名册强制征调兵丁。 ⑥ 北防河:当时唐朝经常与吐蕃发生战争,朝廷于是常年征召陇右、关中、朔方诸军集结在河西一带进行防御。因为这个地方在长安的北边,所以说“北防河”。 ⑦ 营田:古代时实行屯田制,军队在没有战事时就种田,有了战事就作战。 ⑧ 里正:唐代的一种制度,以百户为一里,设有里正一人,专门管理户口、赋役等事项。与裹头:唐代男人的加冠礼,以皂罗(黑绸)三尺裹头,称为头巾。由于刚入伍的新兵年纪还小,所以需要里正给他裹头。 ⑨ 武皇:即汉武帝,这里暗喻唐玄宗。开边:以武力开拓疆土。 ⑩ 山东:指华山以东的地方。古时秦国在西边,所以秦地以外的地方均称山东。二百州:指唐玄宗时潼关以东的二百一十七个州。
陇亩:田地。
关西:指函谷关以西,即关中地带。
青海头:即青海边。自汉代以来,朝廷军队经常在这里与西北的少数民族发生战争。到唐朝时,从唐高宗起,唐军也曾在这一带与突厥、吐蕃发生大规模的战争。